您当前所在页面: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闻动态

新闻中心

“湿热病”正盛,25岁青年熬夜后脑梗(新闻晚报)

发布时间:2013-08-07 来源: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看新闻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摘自:2013年6月18日   新闻晚报A1叠02/03版

作者:晚报记者 朱蒙雪 许沁 肖波 崔翼琴 报道

    昨天,本市拉响今年首个高温预警。在这波“热浪”侵袭下,市民频发“湿热病”,出现头晕、胸闷、困顿、胃口不开、皮肤瘙痒等症状,部分医院就诊量甚至接近去年夏季峰值。

    【对策】 饮食:清淡为主

    普陀区中心医院奉典旭副院长表示,黄梅天要尽量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多喝绿茶和白开水。市中医医院内科陈平主任医师提醒,要注意避免燥热、辛辣的食物如咖喱、辣椒等;不主张饮酒,因为酒的性质是温燥的,可助湿热。市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董耀荣教授建议,这季节不妨烧一些绿豆汤、绿豆百合汤,既能去湿、去热,还能润肺;体内湿重、舌苔发腻的人,每天早上可吃一些苡仁粥,以达到健脾除湿。

    居家:及时通风

    在黄梅季节,合理使用空调是一种去湿方法。 “只要家庭条件允许,别舍不得开空调,空调可以使室内湿度明显下降、能有效提高人体舒适感,还能降低因湿重诱发的基础疾病发病风险。 ”董耀荣教授强调,要避免空调直接对着人吹,这很容易导致感冒,并使肌肉受到伤害,建议风口向上;早晚注意通风;空调温度最好维持在27℃、夜晚睡觉以28℃为宜。

    【症状】 熬夜后脑梗

    近日,25岁的软件编程人员小陆(化名)连续熬夜两天。第三天清晨起床,突然感觉右侧肢体 “不听话”,家人发现他讲话“大舌头”,迅速将他送往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东院中风专科。医生检查后,发现小陆左侧大脑出现大面积梗塞,幸亏送医及时,治疗效果明显,小陆恢复良好。曙光医院中风专科主任、主任医师魏江磊教授说,小陆没有基础疾病,也没有家族遗传史,平时血粘度和血压并不高,这次发生脑梗,主要和过度劳累有关;再加上最近天气湿热,从中医角度看,湿气重可以阻滞经络,造成气血不流畅,增加了危险因素。

    乏力睡不醒

    “我怎么连续好几天都浑身没力气啊,头晕乎乎的,我妈说我身体太虚,要给我喝参汤。 ”29岁的女白领Chris表示。魏江磊教授表示,很多人最近都感觉浑身沉重,睡不醒,有的人可能是体虚,但更多的是湿气阻碍了经络。如果是体虚,会觉得浑身发软,脸色不好;如果觉得身体沉重而软,口干而不想喝水,那多半是湿阻气机,不要贸然使用人参等补气的药。

    小孩易感冒

    家住浦东新区的晓旭昨天感冒、腹泻紧急到儿童医学中心就诊。原来,昨天,晓旭回家后就孵空调,又连吃了两个冰淇淋,还不时跑到小区里玩耍,一冷一热,晚上就感冒、咳嗽、拉肚子。据悉,儿童医学中心这两天门急诊量已超过4000人次,以感冒、肠胃炎等常见病多见,每天吊盐水的达800至900人。

    【调查】6时至8时是急救高峰

    记者从市医疗急救中心获悉,随着黄梅天到来,“120”日均出车次数比前阶段有所提高,最近日均出车为1000次,与往年此时持平、略高。值得关注的是,早晨6时至8时正形成一个急救高峰时段,有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在早晨常感不适、发病率较高,呼叫救护车的情况也多。医务人员建议,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晨练时不要因贪凉而过早出门,应等太阳都出来了、空气中的湿气被驱散了些、氧气含量更高的时候再外出,以降低诱发心脑血管、呼吸系统等疾病的风险。

    脑卒中、失眠患者增多

    天气潮湿闷热,情绪容易波动,中老年人最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此外,黄梅天里还易出现失眠、抑郁、焦虑、烦躁等情绪问题。

    在新华医院、普陀区中心医院等,由于天气湿热,脑卒中、心肌梗塞等心脑血管疾病病人增加。据新华医院急诊统计,最近每天急诊人数达到1000多人次,就诊病人数较去年同期增加10%。在普陀区中心医院,门急诊就诊人数这两天已达到9000多人次,接近去年夏季最高峰1万多人次,其中以感冒、胸闷等常见病病人居多。

    “湿困脾胃”需中医调理

    市中医医院内科陈平主任医师说,近来受闷热天气影响而感到不适的病人明显增多,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其中,胸闷、呼吸不通畅,浑身乏力、疲倦、头晕、腹胀、胃口不好,燥热、出汗很多或有汗出不出等三类情况尤为多见。

    市中医医院大内科主任董耀荣教授介绍,长夏季节主要特征就是梅雨,其对应的脏器是脾脏。脾脏喜燥恶湿、主要起到运化水湿的作用,黄梅天空气中湿气较重,容易困脾、影响运化功能,最容易得的就是和“湿困脾胃”有关的疾病。

    陈平主任医师建议,黄梅季节不适症状严重者,可到医院进行中医调理,中医会用健脾化湿、清热利湿的方法对之进行治疗;症状较轻者,可用薏仁煮水、煮粥作为保健食品,起到健脾化湿的作用。

    小病人发烧别捂

    儿童医院内科副主任医师李锦康介绍,最近天气湿度大、早晚和中午温差大,由于儿童体温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导致小病人呼吸道疾病、发热增多。部分家长认为发烧要“捂”,孩子送来医院时裹得紧紧的,妨碍了体热散发,反而加重病情。李锦康提醒,不到一岁的小小孩因为汗腺功能发育不完善,可能在黄梅天出现汗闭症即发不出汗,家长应该将孩子移到通风处,通过合理的物理降温手段来降低孩子体温。

    李锦康建议,对黄梅天高烧的小病人,家长可用冷毛巾敷在其额头、腋下、腹股沟等处,或使用退热贴来物理降温,发烧至38.5℃以上的小病人需采用药物降温。酒精擦体的方法虽然对降温有一定疗效,但是酒精涂在孩子身上容易被皮肤吸收,不主张使用。

分享: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274号
邮编:200071
电话:021-56639828
门诊地址: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
电话:021-62588203

沪ICP备150100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2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