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2011年10月29日《新闻晚报》 作者:许沁、杨柳依
时值深秋,气温骤然下降,不少人想在冬天到来之前好好补一补。往年都有因盲目进补导致肠胃不耐受的个例。专家提醒,在食疗进补前,还需结合个人的体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健康方案,比如在膏方进补前先“开路”,选用与体质相适应的食材滋补,以全面吸收。
为膏方探路先服“开路方”
“霜降”过后,一些注重养生的市民陆续着手准备冬令进补。最近,本市岳阳、龙华、曙光、市中医等医院陆续启动今年冬令膏方门诊预约。除了老年人外,越来越多出现亚健康症状的白领人群也成为冬令膏方咨询的主要人群。俗话说:“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不少人都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冬季服用滋补膏方,为来年打下强壮的身体基础。但对于冬令膏方进补,上海市中医医院内科专
深秋宜食银耳、生梨等食物
中医认为,在深秋季节,容易出现津液少等“干燥症”,如皮肤干燥、咳嗽频发等。在预防秋燥方面,应重视饮食调理,适当选择一些能够润肺清燥、养阴生津的食物。
“深秋季节,多吃白木耳、生梨等滋润和清润的食物,有利于缓解干燥! ”市中医医院内科主
生梨也是不错的缓燥水果,性微寒,味甘,能生津止渴,润燥化痰,润肠通便。深秋季节,若能每天坚持吃一两只梨,不仅对秋燥症具有独特的功效,还能清热、安神,对高血压、失眠多梦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生梨也不宜多吃,多吃容易伤脾胃。风寒咳嗽、畏寒、腹泻、手脚发凉等患者,不可多吃梨,最好煮熟再吃,以防湿寒症状加重。梨含糖量较高,糖尿病者当慎。
盲目“秋冻”当心冻坏身体
俗话说:“春捂秋冻”,就是说,人们不应该一遇到寒冷天气,就立即添衣取暖,而应适当地少穿点衣服,有意识地让身体冻一冻,这样可让身体逐渐适应冬季寒冷气候,提高人体自身抗寒能力,达到强健体魄少生病的效果。
专家提醒,随着深秋季气温逐步下降,市民切不可片面理解“春捂秋冻”,一味身着薄衫坚挺在寒风中,尤其在冷空气到来、气温大幅下降的情况下,再一味追求“秋冻”,不增衣保暖,会引起感冒、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但在气温变化幅度较小时,确实可少穿点衣服,让身体逐渐适应凉意。
专家强调,“秋冻”需因人而异,结合身体条件,量力而行,不可急于求成。尤其是孩子,盲目秋冻的话,在天气忽冷忽热时,比成人更易染病,这是因为一些儿童体温调节能力尚不成熟,家长更应注意孩子的防寒保暖问题,可适当做些耐寒训练及户外锻炼,适度接触外界空气,为适应冬季提前做准备。对年老体弱者,如哮喘、支气管疾病人群,切勿让“秋冻”冻到身体,患上感冒加重病情。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274号
邮编:200071
电话:021-56639828
门诊地址: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
电话:021-62588203
沪ICP备150100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20015号
订阅号二维码
服务号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