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养生
发布时间:2017-08-22
来源: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看新闻
当太阳到达黄经150°是为24节气中的处暑。《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处,去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是暑气结束的时节,“处”含有躲藏、终止的意思,顾名思义,处暑表明暑天将近结束。其意义有二,其一为暑之将止,其二为秋之伊始。
暑虽将止,然秋阳肆虐,温度较高,加之时有秋雨绵绵,湿气较重,天气以湿热并重为特色。中医素有脾喜燥而恶湿之说。脾恶湿源出于《素问·宣明五气论》,张景岳注:“脾属土,其应湿,湿胜则伤肌肉,故恶湿。”脾为阴土,乃运化水湿的主要脏器,性喜燥而恶湿,故湿邪外感,滞留体内。常先困脾,而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湿重困脾自然影响到其运化功能的正常发挥,脾胃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到胃的“受纳”能力。因此,这个时节不少人易出现胃口反不佳。
而初秋的气候虽时有秋雨绵绵,秋阳肆虐,却是夏天的回光返照。总体而言,天气逐渐转凉,逐渐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人体同样缺少水分。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肺主气而司呼吸,与外界大气相通,又外合皮毛,开窍于鼻,燥邪伤人,多从口鼻而入,最容易对肺津造成损伤。
故而处暑节令养生,当以健脾润肺为主
1.山药——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
山药又名薯蓣,作为中药最重要的补益材料之一,怀山药与其他常用的补药,如人参、党参、黄芪等相比,最大的区别,也是它的最大优点,是无任何副作用。因此被历来医家评价为“温补”“性平”,是 “药食同源”的典范,即可以当成正常食物充饥使用,用者没有避忌,适宜于任何人群、任何体质,包括老人、儿童、孕妇和其他特殊人群。
2.太子参——益气健脾,生津润肺
太子参是《中国药典》收录的草药,药用来源石竹科植物孩儿参的干燥块根。已被卫生部确定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中药材名单”。太子参味甘、微苦而性平,偏微寒,既能益气,又可养阴生津,且药力平和,为一味清补之品。
3.蜂蜜——补中润燥,止痛解毒
蜂蜜是一种天然食品,蜂蜜是由单糖类的葡萄糖和果糖构成,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而不需要酶的分解。蜂蜜比蔗糖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所含的单糖,不需要经消化就可以被人体吸收,对妇、幼特别是老人更具有良好保健作用。一般人群均可食用,更适宜肺燥咳嗽、干咳无痰之人食用;适宜肠燥便秘,尤其适宜老年人、体弱者、病后、产妇便秘时食用;适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食用;适宜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肝脏病人食用;适宜生长发育期的儿童食用;适宜神经衰弱、失眠患者以及肥胖者食用。
可食用健脾的食物,如:鲫鱼、胡萝卜、苹果、莲子、芡实、猪肚、鸭子等;祛湿食物,如赤小豆、薏米、莴笋、扁豆、冬瓜等,或者平时坚持喝治疗祛湿饮品。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如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之品。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