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页面:首页 - 健康服务 - 健康宣教

健康服务

夏至养生

发布时间:2017-06-21 来源: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看新闻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每年的夏至从6月21日(或22日)开始,至7月7日(或8日)结束。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
    夏至这天虽然白昼最长,太阳角度最高,但并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是因为太阳辐射到地面的热量仍比地面向空中散发的多,故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升高,因此有“夏至不过不热”的说法。所以在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才是最热的时期。
夏至三候
    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
    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
    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养生
    夏至节气灸治疗疾病
1夏至节气灸:调理呼吸系统疾病
    过敏性鼻炎、哮喘、支气管炎、肺气肿等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易在冬季发病,这是因为自身阳气不足,冬天气温偏低、寒气较强之时,体内的阳气不足以与病邪抗争从而发病。而夏天气候炎热,正好借助此时扶阳固本,可以更好地提高人体免疫能力,消除病根。
    推荐艾灸穴位:第二个,肺俞,风门,肾俞,神阙,气海,关元,太溪。
2夏至节气灸:培补脾胃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夏季培补脾胃,可以健脾化湿,使我们远离腹胀、腹痛、腹泻的困扰。夏季阳浮于外,过食寒凉也会引起诸多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痛、腹痛、腹泻等,所以夏季固护脾胃尤为重要。
    推荐艾灸穴位:脾俞,胃俞,中脘,神阙,足三里,三阴交。
3夏至节气灸:调理颈肩腰腿痛
    在冬季除了呼吸系统病高发以外,还有一类疾病的发病率也不容小觑,那就是阳虚症和颈肩腰腿痛。和呼吸系统疾病一样,在冬季寒气盛的时候,人们感受寒邪而产生的颈肩腰腿疾病,在冬季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只有到了盛夏季节,人体本身的阳气充盛了,才可以更有效地驱散体内的寒邪。
    推荐艾灸穴位:大椎,肾俞,肩井,天宗,肩髃,曲池等穴。
    季节交替阴阳变化之时,正是年老、久病、体弱等人群加重病情、诱发宿疾和易生新病的时期。节气灸则选择各节气对人体脏腑功能有影响的穴位进行艾灸,利用艾绒燃烧产生的药热之气,对穴位进行熏灼、温熨,以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帮助机体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最大限度地调动机体的潜能,以应变环境、抵抗疾病,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因此,把握好夏至节气灸时间,多多灸灸身体,好处不胜言表。
节气养生汤
    消暑益气,饮食清淡
    暑热侵袭,人体在暑热的环境中,会因为抵御暑热消耗大量的阳气,暑热伤阳是阳气受损的原因。适宜多吃些消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食品、汤水。比如冬瓜薏米汤、玉米胡萝卜汤、海带黄豆汤、酸梅汤、荷叶茶等清爽的解暑汤水。
【冬瓜薏米瘦肉汤】
    食材:瘦肉50克,冬瓜100克,薏米50克,枸杞5克,姜2片。
    做法:
    1.瘦肉洗净切细,薏米、枸杞洗净;
    2.冬瓜连皮洗净切块;
    3.全部食材放入养生壶,加水至1000ml,启动养生汤模式;
    4.待养生壶自动断电即可。
【酸梅汤】
    食材:乌梅100g,干山楂片100g,甘草5片, 陈皮丝5条,冰糖50g
    做法:
    1.将所有的食材用清水冲洗干净,放入养生壶中,加水至1500ml水位线,开始养生汤模式;
    2.待大概1小时后自动断电,即可享用。
    除湿气,健脾胃
    湿气十分容易损伤阳气,从而伤及脾胃;穴位。夏天发困、胸闷、胃口差,多和湿气相关。夏天饮水多,脾胃负担重。夏至重扶阳,扶阳重祛湿。
【四神汤】
    食材:淮山20g、茯苓20g、薏米20g、芡实20g、红莲子15g、骨头250g
    做法:
    1.猪骨飞水;
    2.食材洗净,加入养生壶中,加水至1.5L,启动养生汤模式;
    3.待养生壶自动断电,加入约3g盐
分享: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嘉定院区地址:上海市嘉定区荣联路68号
电话:021-56639828

芷江路院区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274号
邮编:200071
电话:021-56639828

石门路院区地址: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
电话:021-62588203


沪ICP备150100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2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