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页面:首页 - 健康服务 - 健康宣教

健康服务

水果介绍:苹果

发布时间:2014-06-26 来源: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看新闻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苹果,酸甜可口,营养丰富,是老幼皆宜的水果之一。它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价值都很高,被越来越多的人称为大夫第一药 吃较多苹果的人远比不吃或少吃苹果的人感冒机率要低。许多美国人把苹果作为瘦身必备,每周节食一天,这一天吃苹果,号称苹果日。主要含碳水化合物,大部分是糖。    

营养评价:按照均值,每100克中生命力指数67.50,防病指数为74.37。(参考《肠胃决定健康》)。  

 

主要营养素 (100克中含)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成分名称

含量

可食部

86

水分()

85.8

能量(千卡)

50

能量(千焦)

209

蛋白质()

0.2

脂肪()

0.2

碳水化合物()

13.6

膳食纤维()

1.7

胆固醇(毫克)

0

灰份()

0.2

维生素A(毫克)

8

胡萝卜素(毫克)

50

视黄醇(毫克)

0

硫胺素(微克)

0

核黄素(毫克)

0.01

尼克酸(毫克)

0.2

维生素C(毫克)

1

维生素E(T)(毫克)

0

a-E

0

(β-γ)-E

0

δ-E

0

(毫克)

4

(毫克)

0

(毫克)

70

(毫克)

0.6

(毫克)

0

(毫克)

0.6

(毫克)

0

(微克)

0.03

(毫克)

0

(毫克)

0

(毫克)

0

 

 

营养分析:   

1. 苹果中的胶质和微量元素铬能保持血糖的稳定,苹果不但是糖尿病患者的健康小吃,而且是一切想要控制血糖的人必不可少的水果。还能有效地降低胆固醇;  

2. 在空气污染的环境中,多吃苹果可改善呼吸系统和肺功能,保护肺部免受污染和烟尘的影响;   

3. 苹果中含的多酚黄酮类天然化学抗氧化物质,可以减少肺癌的危险,预防铅中毒;   

4. 苹果特有的香味可以缓解压力过大造成的不良情绪,还有提神醒脑的功效;   

5. 苹果中富含粗纤维,可促进肠胃蠕动,协助人体顺利排出废物,减少有害物质对皮肤的危害;   

6. 苹果中含有大量的等微量元素,可使皮肤细腻、润滑、红润有光泽;

7. 苹果中的维生素C心血管的保护神、心脏病患者的健康元素。

8. 准妈妈每天吃个苹果可以减轻孕期反应。

9. 苹果中的纤维,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益,能促进生长及发育。苹果中的锌对儿童的记忆有益,能增强儿童的记忆力。

10. 苹果中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糖类、脂肪等,是构成大脑所必须的营养成分。

 

功效

苹果品种很多,如国光、青香蕉、黄香蕉、红星、祝光、胜利等均较有名。我国东北、华北、华东、西北和四川、云南等地均有栽培。夏、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洗净鲜用,或切片晒干用。  

祖国医学认为苹果,性能味甘、微酸,性凉,归脾、肺经,具有生津止渴、润肺除烦、健脾益胃、养心益气、润肠、止泻、解暑、醒酒等功效。主治中气不足,消化不良,气壅不通,轻度腹泻,便秘,烦热口渴,饮酒过度,高血压等。   

城市生活节奏十分紧张,职业人群的压力很大,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紧张、忧郁,这时拿起一个苹果闻一闻,不良情绪就会有所缓解,同时还有提神醒脑之功。吃苹果既能减肥,又能帮助消化。可用于烦热口渴,或饮酒过度;消化不良或脾阴不足,少食腹泻。  

 

用法

生食、绞汁、熬膏,或以干品研末、煎汤。   

 

适用人群   

非常适合婴幼儿、老人和病人食用。   

适用量   

每天吃1-2个苹果就足以达到上述效果了。   

 

食用建议

1.男性吃苹果的数量应多于女性,因为苹果有降胆固醇的作用。   2.苹果的营养很丰富。吃苹果时要细嚼慢咽,这样不仅有利于消化,更重要的是对减少人体疾病大有好处。   

3.不要在饭后吃水果,以免影响正常的进食及消化。   

4.苹果富含糖类和钾盐,肾炎及糖尿病者不宜多食。  

5.溃疡性结肠炎的病人,由于肠壁溃疡变薄,苹果质地较硬,又加上含有1.2%粗纤维和0.5%有机酸的刺激,不利于肠壁溃疡面的愈合。   

6.白细胞减少症的病人、前列腺肥大的病人 均不易生吃苹果,以免使症状加重或影响治疗效果 。  

7.冠心病心肌梗塞肾病慎吃。

8. 苹果中的酸能腐蚀牙齿,吃完苹果后最好漱漱口。
分享: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274号
邮编:200071
电话:021-56639828
门诊地址: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
电话:021-62588203

沪ICP备150100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200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