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页面:首页 - 党建园地 - ⽂化建设 - 精神⽂明

⽂化建设

读《名医大家》 展行业风采

发布时间:2011-09-27 来源: 浏览量: 字号:【加大】【减小】 手机上看新闻

打开手机扫描二维码
即可在手机端查看

  2010年,市卫生系统掀起对国内首部医学人物系列电视纪录片《名医大家》的学习热潮。近日,一本图文并茂,集名医采访对话、编导手记、医务人员和社会各界感言的同名文集又付梓成稿。该书运用纪实的手法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记录和展示了吴孟超、王振义等15位在国际、国内医学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医学专家的精湛医术和高尚医德,读看后让人潸然泪下,肃然起敬,又一次掀起了学习的高潮。

  在一场又一场生命保卫战中,名医大家们悬壶济世的脚步、煎熬草药的清香、笔墨飞舞的丹方,展现了一种高贵的“生命哲学”,一种可佩的攻坚精神,一种温煦的仁者之风。这些“大家”有一个共同点,他们不仅有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还有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坚定信念。广大患者也尊重、相信这些医生,构建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并配合医生治疗,实际上,也协助医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医学难关。

  《名医大家》是为了积淀医者的历史,留下珍贵的精神财富以启迪后人,教育年轻的医者,从这些“大家”的事迹中吸取营养和力量。通过学习,形成引领全院医务工作者的价值观、职业精神和医学伦理意识,增强广大医务人员的职业进取感、荣誉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培育共同价值观,增强改革创新意识。引导广大医务工作者努力践行救死扶伤、诚实守信、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等价值取向,做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


  高山仰止  大师德馨

  国庆长假,闲来翻阅《名医大家》一书。在今年八月的上海书展上,曾与此书有过一面之缘,只依稀记得书中包含有十余位医学大师的采访辑录而已。如今细细读来,在字里行间领略名医大师风范,始知何为“悬壶济世,功泽后人”。读至卷末处,是关于国医大师颜德馨的访谈。

  不知为何,颜德馨三字入眼,一位鹤发慈眉的老者即立于近前,在为沉疴难起的病患妙手施治。南齐阳泉《论医》中有言:“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德馨者,医湛德高也。

  细读访谈文字,得知颜老家学渊源之厚,博览群书之勤,著作等身之才,辨证施治之能。尤其是颜老创立的调气活血之“衡法”治则,为中国传统的气血学说树立起一座新的丰碑。据《中国通史》记载,中医学中很早有“气血学说”,经典医籍《内经》提出“疏理气血,使其通调畅达”,清朝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对这一理论有了发挥,认为“治病之要诀,在于明气血,气病有虚实之分,实则指邪气实;虚是指正气虚。血病有血亏血瘀之分”。而颜老认为气血是临床辨证的基础,“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久病必有瘀,怪病必有瘀”的学术观点及调气活血的“衡法”治则,在中医治则学研究中,开辟了新的天地。这一法则在上世纪80年代曾应用于“瘀血与衰老”的研究,揭示出人体衰老的奥秘,为疑难杂症和老年病诊治开拓了新途径。

  颜老倾力于中医文化的传承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他认为人才是中医发展之根基。为此,颜老在同济大学创办了“中医大师传承人才培养班”,言传身教,培养学术继承人。他常以先哲墨子“志不坚,智不达”勉励学生,教育学生多读经典、早读经典,广泛涉猎各家学说、医论医案、医话药话,学习中医流派的丰富经验。他还设立“颜德馨中药人才奖励基金”,鼓励科研创新,培育青年人才,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对中医发展有好处的事,我都去做”,这位将中医写入生命的国医大师,用最质朴的话语表达着对中医事业的热爱。

  诗经有云:高山仰止,景行景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颜老之医德医术,确为吾辈之典范。

  斯是国医,遥瞻德馨。(党办  张婷婷)

 

  坚定理想  坚守岗位

  吴孟超医师从医68年以来,直到如今已经89岁了,他仍然活跃在医学科技的前沿,依然忙碌在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行列中。在他的心中始终装着病人,在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他对病人至真至诚的态度和细腻入微的照顾,吴孟超医师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实际行动,对忠诚使命、献身使命做了最好的诠释,也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

  勇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是吴孟超医师的性格特点,也是他成就事业的内在原因,他成功的事业和人生就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吴孟超医师把自己的一辈子都奉献在肝胆外科事业上,他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才能够驶向成功的彼岸。但这位处于高高神坛上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医学专家,每次查房前总是先把手揣在衣服里暖热后,才开始为病人检查。在许多人看来,这不过是平淡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细节,但就是这一个小小的动作,让我们知道,除了在医学领域所作的巨大贡献以外,他更是一位懂得爱的老者。但让凡夫俗子能够记忆深刻的却恰恰是这点。只有心中装满爱,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才能得到众多近乎崇拜的尊敬。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对此我有深刻的理解。在生与死的边缘,白衣天使就是每一个患者心中的救星。从患者那些无助而又渴望生命的眼神中,我逐渐认识到了医生的特殊职责,督促自己不断提高医技水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解除患者的痛苦,同时耐心倾听患者的心声。有时候会发觉,心理上的痛苦比身体的病痛更厉害,对康复的影响也更大。所以,我体会到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作为一名医生,不仅仅要提高自身医术,还要学会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注重诊疗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将会对治疗效果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与吴老相比,不论是医技水平、科研能力,还是对医学终生奉献精神,我都相距甚远。但吴老为我们青年医师树立了旗帜,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努力向吴老学习,学习他的创新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把自己的所学毫无保留地奉献给社会,回报给人民!(石门路肝科 郑亚江)

 

  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

  偶然的机会,觅到一本书——《名医大家》,其中一位名人故事,朴实、平静的叙述,用“震撼”来形容我的感受,最为恰当,他就是上海滩上唯一的一位五官科院士王正敏。我自己也是一名五官科专业的毕业生,知道身边有这样一位五官科大家,他的医生职业生涯,他的有关医学的故事,仿佛一位多识的老者坐在我的对面,对我娓娓道来。对我而言,这不仅是在读一个人物传记、一部传奇,更是一种灵魂的净化。

  通篇是以访谈的形式进行,王正敏院士的言谈,字里行间透漏着平实、亲和力,但却有种特别的魔力;平静温和,却能制造出一个强大的气场;让我不由自主地徜徉其中,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我进入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经2个多月了,我愿意加入中医的行列,力争做一名优秀的“中医人”。原因有二,其一:我热爱中医;其二:我坚信:行行出状元。读了王正敏院士的故事,更加坚定了我的想法。20世纪80年代,王正敏院士公派前往瑞士留学。当时中国所谓的“耳科学”只相当于国外60年代的水平,整整差了20年,在这样一个背景下,王正敏院士当时的导师——国际著名耳神经颅底外科专家Fisch教授最初对这个中国留学生并不在意,甚至去了2个星期,没有人理他,没有人把当时的王正敏当回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换做我们,要自暴自弃、怨天尤人吗?不!王正敏院士,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了导师Fisch教授的认可,获得了别人的尊重。

  王正敏院士在自己的人生舞台上,没有因为别人的阻挠或是外界条件的限制而停止不前,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迎难直上。不拘泥于常规不断创新,他自己在每次做手术之前,都会到病人那里做“术前评估”,制定适合病人的手术方案,而不是拘泥于常规,千篇一律。正像他告诫自己的学生那样,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而不是“开刀匠”。

  读过王正敏院士的故事,仿佛有一粒种子落入我的心田,慢慢的生根、发芽。作为一名2011届上海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成员,我会用当下默默的努力来浇灌这颗种子,让它变成硕大的果实。不再迷茫路在哪里?路在脚下。(住培医师  马凤梅)

 

  感悟平凡中的伟大

  王振义和陈赛娟是很多人熟悉的专家、学者,而看完《名医大家》一书中两位的专篇后,我可能比别的读者有了一份更多的感悟。

  回想2010年,我有幸在著名的瑞金医院血液科进修、学习了一年,接触颇多的便是王振义老师,每周他会到病房进行教学查房。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个谦逊的长者,他喜欢别人叫他王老师或是王医生,而不是王教授、王院士。他和任何人交流都没有一点架子,不管是他的学生、病人甚至是病房的保洁人员、电梯工,十分平易近人。同时,他也是个博闻的学者。相对而言,遇见陈赛娟老师的机会并不多,她通常在实验室里忙碌,很多对她的印象是建立在她的同事和学生对她的描述中。在她的同事眼里,她是个低调、严谨而刻苦的科研人员,而在她学生看来,她则是个严厉而睿智的老师。

  打开《名医大家》这本书,映入眼帘的是两个高大而伟岸的身影:王振义院士,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创始人、中国血液学研究领头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白血病研究和治疗领域的破冰者,获奖无数,从国家最高科技奖、国际肿瘤学界最高奖——凯特林奖,到台尔杜加世界奖、何梁何利科技奖等等。所谓“名师出高徒”,他的学生陈赛娟教授也一点不含糊,是为数不多的女性中国工程院院士、973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首席科学家,在肿瘤的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研究中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提名奖……

  很多人往往看到的是他们获得的荣誉和成就,而我觉得,在这些光环背后才是我们值得学习的精神。荀子有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上海血液学研究所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至取得不断的成功,数十年间,凝结着的是王振义、陈赛娟等一大批人淡泊名利、默默无闻的奉献,正是这些点滴的积累,成就了中国血液学的辉煌。合上书本,我的眼前隐约呈现的是一匹识途的老马在前面引领,在他的后面是一群奔腾的小马,而他们前面则是锦绣而广阔的前程。

  大多数人的工作都平常无奇,但就是有这么一些人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或许这就是我从王振义、陈赛娟师徒身上所看到的。(血液科 夏乐敏)

 

  老树开新花

  时值长假,有幸拜读了一本新书,《名医大家》,颇有感触,期待与大家分享。

  我自己是学中医的,最关心的当然是其中的中医部分,特别是裘沛然裘老、颜德馨颜老,还有中西医结合的主要奠基人沈自尹沈老的事迹。

  相较于裘老和颜老的家学渊源,沈老是因为党的号召、国家布置的任务开始西学中的,他甚至没有中医基础,但就是在那个中医被人看不起的年代,沈老就这么一头钻研进去,进行“命门之火”的研究、阐明“证”的物质基础,经过半个世纪,现在的头衔职位不计其数,里面不光有荣誉,还有成就!

  反观我自己,当初选择中医是源于个人兴趣以及自己从小就体弱多病。学校里读的是中医的本身和中医的历史发展,对于中医近现代的情况了解并不是很多,看到曾有一段中医被人看不起的年代,我十分迷惑不解,因为中医曾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做出了巨大贡献,怎么会被人看不起?!为此我在网上搜索,结合自己知道的情况才明白,中医曾有过被废止不止一次的争论,从20世纪初到解放初期再到近几年又有人提出,而且目前还有不少有关思考中医、挽救中医的书籍面世。中医似乎真的很艰难。中医真的不科学吗?那么多次中医面临危急存亡的关头,有20世纪初西风东渐,外国药商的阴谋;有建国初期,政策实施的缺失。中医都挺过来了,甚至涌现了沈老这样的大人物!而且现在还有很大一股保健养生的热潮,证明中医是被整个社会需要的。以前在学校的时候说经络在人身上解剖找不到,现在弄明白了,经络还是有的,活人身上才有的,有它的物质基础,再有沈老研究的“证”的物质基础,中医被有志之士广泛研究,被社会大众广泛接纳,从而在新的时期发挥它新的力量。

  虽然看到中医被人看不起颇受打击,但是经过一番求索,我又对中医充满了信心,要不断修炼自己的中医水平,更加好地为大众服务,迎接中医事业更美好的明天。

  从事了白衣天使这个行业,谁都想做名医大家,但够资格进这本书的也就区区十五人,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奉献。不过我想,只有更多的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为大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才会涌现一批又一批的名医大家,那时候中医也将老树新花,生生不息!(感染管理科  夏懿)

 

分享:

上海市中医医院
上海市中医药大学附属市中医医院
总院地址:上海市静安区芷江中路274号
邮编:200071 电话:021-56639828
门诊地址:上海市静安区石门一路67弄1号
电话:021-62588203

沪ICP备15010047号 沪卫(中医)网审【2013】第20015号
法律所有权 隐私说明